守正创新,加强科研能力建设

2023.03.1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并做出了“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指示。2017年以来,医院坚持科教兴院的战略,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加大了科技创新扶持力度,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一)加强科研平台建设

       2018年我院正式获批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实现了我省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零的突破,为我省中医药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完善我省中医临床研究体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和平台。2019年医院立项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项目、中医药传承创新平台建设项目,为搭建循证能力建设平台以及下一步开展循证研究和循证实践提供坚实基础。依托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2020年获批云南省中医(风湿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21年医院检验科和输血科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进行的 ISO 15189 医学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2022年5月成功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培育库,成为医院获得的又一国家级中医药高层次科技平台。2022年10月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世界中医药联合学会组织的“中医药研究伦理审查体系(CAP)”认证,为我院临床、科研工作进一步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撑,对于规范和促进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SYgJX9KIzgJf7a2ot0maiaaIb3FNiaU7dzwSUKvTBIBDRcRuaicSFsTqeq0IMhdpLibYOHYLNicqlAxY5OOw0sENHHA/640?wx_fmt=png

       (二)科研成果突出

       2017年至今,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6项,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生物医药)4项,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6项、青年项目4项,省科技厅中医药基础研究联合专项重点项目8项、面上项目96项、青年项目24项,省中药饮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4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项目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3项,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项目5项,总研究经费10839.64万元。

       我院积极申报各类成果奖,共获得科研奖项14项,其中: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奖二等奖2项,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奖三等奖5项等,并获专利授权64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性新型专利49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1项。均较前明显有所突破。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SYgJX9KIzgJf7a2ot0maiaaIb3FNiaU7dzuicBYVkbuoYicLic8SeVCgDnniadMTULHZk3fLHibuYSowjPjTy3l9Ilsgg/640?wx_fmt=jpeghttp://mmbiz.qpic.cn/mmbiz_jpg/SYgJX9KIzgJf7a2ot0maiaaIb3FNiaU7dzzTANXNY38LrRcjbBVXGiaGIlnrXjicKWQ9rS3nPenRibyAlrMdx60rUIw/640?wx_fmt=jpeg

       (三)推进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是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条件,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传承创新项目,2021年完成了对医院云南省高校临床科研重点实验室(中心实验室)的全新改造,实验室面积达1100平方米,2022年9月成功取得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实验室设有屏障系统SPF动物实验室、细胞培养室、病理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室等。拥有流式细胞仪、荧光定量PCR仪等仪器设备700多万。实验室不断完善制度,严格执行遵守实验室相关技术规程,运行正常,未发生安全事故。目前医院实验室已建设成为具有良好设施、配套设备、功能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兼备的主要科研实验技术服务平台。

       (四)重视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创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医院重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与创新,不断推进传承创新人才队伍建设,2017年以来新增全国名中医工作室2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6个,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开展第二轮建设,立项省科技厅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获批全国名中医3人,全国青年岐黄学者培养对象1人,国家中医临床优秀人才6人(3人完成培养,3人在培),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4人(2人完成培养,2人在培),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4人(2人完成培养,2人在培),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培养对象2人,全国西学中骨干人才培养对象1人,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培养对象2人,云南省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对象33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和后备人才培养对象各1人。并完成培养国家级师带徒继承人30人,省级师带徒继承人14人,在培国家级师带徒继承人38人,省级师带徒继承人20人。

       为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实现下沉共享优质资源,医院积极在基层建立二级工作站或基层工作站以促进我院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传承和弘扬。2017年以来,我院在各医疗单位累计建立二级工作站或基层工作站共188个。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SYgJX9KIzgJf7a2ot0maiaaIb3FNiaU7dzwzf2K7wWMeF9uul92keDNYe64vq27amwSliaFjpsOE6hepzPFGgn3Mw/640?wx_fmt=jpeg

       (五)鼓励科研团队建设

       2017年以来,医院完成省级创新团队(中医药防治皮肤病省创新团队)建设1项,研发养血祛风颗粒等院内制剂,院内制剂年销售近千万元。

       新增立项省级创新团队(中医民族医药治疗内分泌代谢病省创新团队)建设1项。承担课题16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6项、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项、省级重点项目2项、厅级项目6项,获批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开发多种内服和外用院内制剂,广泛用于内分泌疾病、妇科、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为医院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云南省中医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现有中医儿科、中医肾病、中医肝病、中医风湿、中医妇科、中医肿瘤、中医耳鼻喉、中医男科、中医皮肤、中医呼吸、中医神经内科、中医内分泌专业等专业可开展Ⅱ-Ⅳ期药物临床试验。2017年以来,各专业开展Ⅱ-Ⅳ期药物临床试验43项,累计合同金额为近800万元。2017年引进组建临床药理研究中心(Ⅰ期临床试验研究室),除紧贴国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战略需求,开展药物生物等效性研究之外,进一步拓展滇产特色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Ⅰ期临床试验和云南民族医药临床评价等领域的研究工作,目前开展项目69项,累计合同金额为1亿元以上。

       (六)提升继续医学教育

       继续医学教育是以学习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教育。2017年以来,我院共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27项,其中国家级继教项目75项,省级继教项目152项,累计培训31160人次。

       我国中医药事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医院将坚定信念、凝心聚力、担当作为,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